煤炭高等教育

当前煤炭高等教育发展关键因素的调研分析 

来源:煤炭高等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05

一、调研的背景和过程 煤炭高等教育组织包括我国开设与煤炭行业相关专业的高校、学院等。历史上,我国曾经采用行业办学模式,形成了煤炭工业部直属的15所煤炭高校。上世纪末的国务院机构调整和高等教育改革中,煤炭高校变化很大,目前,原煤炭高校中除了中国矿业大学由教育部管理,仍围绕矿产行业办学,其他十余所高校均发展为地方政府管理的理工类大学。煤炭高等教育的这种变化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但从行业主管部门办学到地方办学的调整过程中也出现了新的情况,一段时期中,煤炭专业招生就业和学科建设面临困难,造成煤炭教育资源流失。 为促进煤炭高等教育在当前形势下快速发展,本文设计了煤炭高等教育发展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通过专家调研的方式,整理20位学者专家对煤炭高等教育发展问题的意见,形成了围绕这一问题的实证研究素材。专家均来自开设煤炭行业相关专业的高校,以原煤炭工业部属高校为主,包括中国矿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原煤炭工业部属煤炭高校发展而来的理工科高校,还有开设煤炭行业相关专业的部分重点大学,如中国地质大学、重庆大学,并包含了少量煤炭行业职业院校。煤炭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面向煤炭行业的不同工作内容,各教育层次之间存在着互补和交叉的联系,了解职业院校对煤炭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的评估和意见,有利于从煤炭行业教育大范畴对煤炭高等教育科学定位。参与调查的专家学者长期从事煤炭行业技术研究授课工作或者担任各高校煤炭专业所在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职务,对煤炭高等教育领域足够熟悉,保障调研结果能够形成对煤炭高等教育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参考意见。专家组的简要情况见表1。 表1 参与调查的专家构成简要情况专家工作内容  高校所在地   高校层次教师工作  50% 直辖市 30% 重点高校 50%教师和行政工作 45% 内陆省份 60% 地方高校 40%仅行政工作  5% 沿海省份 10% 职业高校 10% 从2014年10月起,先后进行了两轮问卷发放。第一轮调研发放问卷后,根据部分专家对问卷内容、项目设置等方面的意见做了部分修改。2015年3月进行了第二轮问卷发放,为保证调研结果的真实有效,采取各专家组成员相互独立发表个人意见的方式,避免专家之间对此问卷交换意见干扰判断。 调研活动总共回收问卷19份,回收率95%,问卷有效率100%。问卷回收后,根据专家意见情况形成了分析数据。 为验证数据的可信程度,对调研统计的结果进行了信度检测和效度检测。信度检测采用了克隆巴赫系数(Cronbach's alpha)信度检测方法,煤炭高等教育发展因素调研各项目的信度检测结果都达到了0.80以上,信度评价良好。通过SPSS软件中KMO检验和Bartlett's结构效度检验分析测量项目与研究对象的对应程度,煤炭高等教育发展影响因素调研结果的指标KMO>0.7,Bartlett's检验结果达到显著水平。煤炭高等教育发展影响因素研究项目指标数据的效度检验中,各项目均为Sig.<0.05,表明项目指标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根据对煤炭高等教育发展影响因素的三级指标进行相关性检测的结果,各项三级指标的相关系数均不显著。通过上述各项检查,该调研结果可以被认为真实有效。 表2 煤炭高等教育发展影响因素调研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及编号(按平均值从高到低排列)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编号 平均值  方差煤炭高等教育组织分工合作  E 0. 0.煤炭高等教育资源配置  C 0. 0.煤炭高等教育发展影响因素煤炭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 D 0. 0.煤炭高等教育的历史和当前状况 A 0. 0.影响煤炭高等教育的外部因素  B 0. 0. 表3 煤炭高等教育发展影响因素调研的三级指标及编号(按平均值从高到低排列)三级指标 编号  平均值  方差煤炭高校协作 E1 0. 0.目前重要特征 A1 0. 0.资源配置现状 C1 0. 0.发展面临困难 D1 0. 0.资源配置问题 C2 0. 0.煤炭行业教育 E2 0. 0.行业影响因素 B1 0. 0.发展关键因素 D2 0. 0.政府影响因素 B2  0.4  0.24管理制度变革 A2 0. 0. 表4 煤炭高等教育发展影响因素调研的具体项目显著程度分级非常显著 显著 一般 不显著 非常不显著3项  12项 15项 17项  3项 表5 煤炭高等教育发展影响因素调研的部分具体项目显著程度及编号(按显著程度从高到低排列)具体项目  编号 显著程度煤炭行业市场波动对煤炭高等教育发展有很大影响  D1.1 非常显著部分实力较强的高校应增强高层次高学历研发型人才培养能力,着重研发能力提升  D2.2 非常显著煤炭高等教育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煤炭职业教育培养初级实用型技术人才  E2.1 非常显著煤炭专业招生仍存在困难A1.3  显著煤炭专业毕业生(统招生本专科及研究生)在煤炭行业就业率低  A1.4   显著二级学院办煤炭专业后,可调动资源与以前比较有所下降  A2.3   显著煤炭高等教育毕业生劳动素质(人才产出)不符合煤炭企业实际生产需要  B1.1   显著政府应发挥作用促进煤炭企业和煤炭高校联合协作  B2.2   显著全国煤炭高校中,优质资源集中于少数高校  C1.1   显著少数高校科研能力强,科研资源多,多数高校科研能力有限  C1.2   显著资源不足制约了多数高校的煤炭专业发展C1.4   显著围绕煤炭高等教育,目前各高校(学院)缺乏优质资源共享机制  C2.2   显著企业的人才、科研需求因素和市场因素参与煤炭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有限  C2.4   显著教育联盟的合作模式相对松散,煤炭高校应创新形成与当前环境相适应的协作模式  E1.2   显著形成煤炭高校统筹协作机制,需要政府发挥主要作用  E1.4   显著我国煤炭高等教育自身积累缓慢,发展处在瓶颈之中  A1.1   一般煤炭高校间围绕煤炭行业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等的分工合作有限  A1.5   一般煤炭高等教育的科研产出不符合煤炭企业实际生产需要  B1.2   一般煤炭高等教育发展前景不明朗A1.2  不显著组织结构变化,是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煤炭高等教育萎缩的原因之一  A2.1  不显著当前组织结构下,煤炭专业相对不受政府主管部门和学校重视  A2.2  不显著经历十余年调整后,煤炭高等教育已经适应目前的组织结构  A2.5 非常不显著煤炭高等教育培养毕业生规模超出行业消化能力,应逐步减少招生数量  D2.3 非常不显著煤炭高等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冲击了煤炭职业教育的生存空间  E2.4 非常不显著 二、调研内容和结果 煤炭高等教育发展影响因素调研以问卷形式总共设计了五项二级指标,涉及煤炭高等教育发展的自身、环境、资源配置、发展前景、组织协作等方面。每个二级指标下,又分为两项三级指标。每项三级指标设有5个具体项目,整个调查问卷共计50项具体项目,具体项目问题设计采取二选一的方式,避免复杂指标造成判断困难。每个具体项目得分最多为20,根据具体项目得分,可以分析相应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形成5项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和50个具体评估项目的统计数据调研结果。具体项目、二级和三级指标的平均值得分、方差等统计数据如表2、表3所示。 五项二级指标中得分(平均值)最高的两项是煤炭教育组织分工协作与煤炭高等教育组织资源配置;十项三级指标中,煤炭高等教育的当前特征和发展面临困难得分较高。根据对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统计数据的分析,煤炭高等教育现状和煤炭高校与煤炭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平均值得分较高,各项目的方差均在0.2左右,且相关性较低,煤炭高等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的平均值和方差均较低。 按照专家选取情况,大致将各项目的显著程度分为非常显著、显著、一般、不显著、非常不显著五级。各级所含项目的数量见表4。表5列出了部分项目的统计结果。 三、结论和对策 调查中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统计结果反映了影响煤炭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因素。根据结果,煤炭高等教育协同创新和与煤炭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两方面是当前煤炭高等教育发展和支持煤炭行业建设的关键;另一方面,煤炭高等教育制度变革和政府管理这两个外部环境因素对煤炭高等教育发展的支持有限。具体项目统计结果反映了煤炭高等教育发展的微观问题,可以得到三个方面的结论:一是“煤炭行业波动对煤炭高等教育造成不利影响(D1.1)”、“煤炭高等教育招生就业困难(A1.3)”等长期以来形成的历史问题目前仍困扰着煤炭高等教育发展。煤炭专业招生就业的相关项目反映了目前煤炭行业人才培养面临高校、行业等方面困难,且缺乏系统有效解决措施。二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煤炭高等教育组织结构有所调整,逐渐适应了新的教育环境(A2.5),但仍未能形成当前形势下较好的煤炭高校间以及煤炭行业教育各层次间的协作配合机制(E1.2),这一问题的根源是在高校、行业、政府三方都没有能够将行业和教育组织起来的功能主体(E1.4、B2.2)。三是在煤炭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面,优质资源集中于少数高水平院校促进了煤炭行业高精尖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C1.1),但大部分缺乏资源的煤炭高校发展乏力(C1.2)。 根据调研结论,当前煤炭高等教育发展应采取发挥政府和行业等多方支持作用、形成有效煤炭高校等协作机制、巩固积累煤炭高等教育资源、促进高校融入行业人才市场等对策。 当前煤炭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建立与市场经济条件相适应的煤炭高校分工协作模式,形成煤炭高等教育协同创新机制。我国煤炭高等教育资源分布在全国各地的20余所高校,彼此影响较弱。优质煤炭高等教育资源相对集中于国家重点高校等科研能力较强的煤炭高等教育单位,且缺乏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途径,部分非科研型单位发展空间有限。当前时期,各煤炭高校主管部门不同,难以建设统一领导的煤炭高校合作机制,而高校发起的高校互利协作和校企合作等模式,存在涉及高校有限和联系松散的问题。因此,探索与当前经济条件相适应的优质煤炭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建设组织协同创新合作模式,对促进各高校形成办学特色,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具有积极意义。 培养行业人才是煤炭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心命题,在当前时期,就要解决煤炭行业人才不足,破解煤炭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困境。我国煤炭行业吸纳高学历人才能力不足,煤炭行业周期性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煤炭高等教育资源积累和稳定发展。由于煤炭企业用人和煤炭专业招生这两方面已经充分市场化,煤炭高等教育必须进一步适应和融入人才市场,创造煤炭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渠道,使行业对高层次人才培养有更多的话语权。 煤炭高等教育发展和煤炭行业人才培养是一个涉及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四方的系统问题,应当形成围绕煤炭行业人才培养的公共意志和市场力量有效互动机制,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参与、高校实施的方式,使高校和高校间、高校和行业间紧密联系、交流互惠、协作互利、共同发展。通过多方的共同努力,保障高校合作利益共享,形成煤炭高校各有侧重、科学分工的健康发展局面;建立校企合作的利益共享机制,使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生产需要结合更加紧密,实现煤炭行业人才积累的良性循环。煤炭高等教育要围绕煤炭行业新世纪更新换代的需求寻找自身发展空间,面向行业需要各类人才,推动新世纪煤炭行业现代化建设,实现煤炭教育和煤炭行业的互相促进。

上一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成就及对“双一流”
下一篇:改革教育模式 培养创新人才 创新赢得未来——